祖安中学
茶陵县高陇镇祖安村   2016-11-10 15:25:34 作者:glzgmc 来源:字体大小:[ ][ ][ ]

 


 谭延闿(1880—1930),字组庵,号无畏、切斋,湖南茶陵人。与陈三立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陈三立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。曾经任两广督军,三次出任湖南督军、省长兼湘军总司令,授上将军衔,陆军大元帅。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、行政院院长。1930年9月22日,病逝于南京。去世后,民国政府为其举行国葬。谭延闿有“近代颜书大家”之称[2],著述有《组庵诗集》等,其精于美食,为组庵湘菜创始人。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,谭延闿为介绍人。

中文名:谭延闿
别名:字组庵、祖安,号无畏、切斋
国籍:中国
民族:汉族
出生地:浙江杭州
人物生平  
谭延闿(1880年—1930年),字组庵,湖南茶陵县人,生于浙江杭州,历任中国国民政府主席 、中国国民政府第一任行政院院长,为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、书法家、组庵湘菜创始人。
其父谭钟麟。据朱保炯等编《明清进士碑录索引》卷下,谭钟麟考中咸丰六年(1856年)丙辰科二甲第十名进士;另据朱汝珍编《词林辑略》卷七,谭钟麟,字云觐,号云卿,湖南茶陵人。散馆授编修。官至两广总督,谥文勤。谭延闿聪颖好学,5岁入私塾。其父规定三天要写一篇文章,五天要写一首诗,还要练写几页大、小楷毛笔字。11岁学制义文学,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称之为“奇才”。1893年,谭延闿到长沙参加童子试,考中秀才,谭父当时年事已高,谭延闿在陪同家父安渡晚年的同时,继续跟从各地名师学习时文等。1904年,谭延闿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试,中试第一名贡士,即会元,4月参加殿试,列为二等第三十五名,赐进士出身。
祖安中学管理体制健全,设有党支部办、校长办、教导处、总务处、工会、团总支等机构。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务实,开拓进取,努力改善办学条件,强化教育意识,重常规、兴教改、上质量,使全校上下形成“勤奋、好学、团结、守纪”的良好校风。并不断创新教育观念,注重开展教研教改活动,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省、市各项教研竞赛,撰写论文。从而激发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中文名:祖安中学
创办于:民国32年(1943)
校园面积:9260平方米
教职工:74人
学校简史  
祖安中学地处湘赣边界,坐落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陇镇光明村。是年,根据湖南省第四届扩大行政会议决定,为纪念曾任国民政府主席、行政院长的谭延闿(字祖安),将高陇阜阳乡中心完小扩建为祖安中学,由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张炯担任校长,谭延凯的堂侄谭文启任副校长。每年招收2个班。民国33年日军侵占茶陵时,迁至秩堂马首村。35年迁往南岳。38年停办。解放初期,利用该校舍兴办完全小学。1956年秋在完小内开设高陇附中。1958年秋完小另办,学校易名为茶陵四中。1959年更名为茶陵五中。1961年改称茶陵三中。1969年1月改为高陇中学。1972年9月复名茶陵三中。1983年9月更名为茶陵县第一职业中学。1989年9月复称祖安中学。1992年更为现名。
1956年秋开办附中时,学校设施比较简陋,仅有6间教室,办有2个初中班。后经过40多年的扩建和改造,学校规模逐步扩大,办学条件大为改观,1998年,校园面积44222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积7988平方米。其中教学楼1栋18间;理、化、生物实验室3间,仪器室3间,仪器配备达一类标准。图书室1间,藏书24900余册;学生宿舍3栋57间;教职工宿舍3栋102间。综合体育场(含250米环形跑道)1个,体育器材按二类标准配备齐全。1992年经省评估团验收为基础教育合格初级中学。学校开办至今,共培养高中毕业生3600余人,初中毕业生8800余人。现有教学班20个,在校学生1100余人;其中教师64人,教辅人员4人,职工6人。教师中有本科12人,专科52人。有中学高级教师10人,中学一级教师28人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女生宿舍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男生宿舍
办学成就  
1986年以来,先后有胡启芽、段冬云、谭世俊、刘次林、刘东林、彭物明、刘正才、陈珍华、谭泽松、汤克勤、谭小明、毛小平、龙香玖、周暑明等十四名青年教师考取了研究生。胡记芽现为中国科学院数学和技术工程研究所博士后研究生。由于学校历任领导重视教育教学质量,学校以质量高赢得社会的好评。学校自开办以来,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。有的已成为领导干部,如学生黄安生现在最高人民法院任职,学生钟建仁在中央组织部任职。有的已经成为专家学者,如中国首位经济林博士谭晓风教授已是饮誉三湘的青年学者,学生欧阳福生现为省水电设计院高级工程师。
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,1993年以来获得各种荣誉164人次。1989年陈寿桃荣获省优秀教师称号,1998年周贤华荣获市优秀教师称号。汤克勤、刘舒适、吴晓贞、李发元、谭清平等人在各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和论文106篇。1988年学生汪伦被评为市优秀青年、县十佳青年。入学率逐年升高,1996年达99.4%;1997学年达99.4%,1998学年达99.6%,99年至2001年连续四年入学率达99.8%,辍学率1994年至1997年一直控制在1.3%以内;1998年至2004年控制在1.5%以内。17周岁人口教育完成率达95.4%;毕业合格率1994至1995学年率达94%,1995至1996学年达95.1%;1996至1997学年达95%。98年至2005年毕业合格率一直在98%以上。1997年被县政府授予“双基”达标先进单位。学校认真开展文娱乐体育活动。办有美术兴趣小组、音东兴趣小组、体育代表队、东阳文学社。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、美术作品选优、文艺晚会,文娱生活丰富多彩。自1997年以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83名美术特长生、27名体育特长生,13名音乐特长生。
进四合院的两旁各有一颗6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,八月飘香满校园。
1992年初三毕业照,初中42班。
小明哥在里面咯。右边第二个穿深色衣服的是我,第三个是初二初三的班主任周雪姣语文老师,第四个是我们班主任的老公李名远老师,第五个是校长谭冬牛,第六个是初一的班主任即数学陈寿桃老师,再过来的是物理谭祖光老师和化学谭年元老师。
高陇又是大学士李东阳的故乡,这是李东阳的雕像。